□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党委书记 邓维成
湖南省自2004年起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简称晚血)医疗救助,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救助体系和机制。截至2019年6月30日,共救助晚血患者51842人次,补助医疗费用24603万元,人均4746元;外科救助痊愈率97.06%,好转率2.84%,95%以上的患者全部或部分恢复了劳动能力;内科救助痊愈率30.99%,好转率63.87%,50%以上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晚血患者因病致贫状况明显缓解。
定点救治 确保救助质量
为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湖南省成立了晚血病人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负责全省晚血医疗救助管理工作和技术指导。同时,将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湘岳医院作为湖南省定点指导中心,在全省严格遴选并确立了26家晚血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对救助工作进行月报告、季报告、年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死因调查等。为保证救助质量,每年分批分组派遣省级专家到各定点医院进行督查,包括方案落实、质量控制、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经费使用分析、疗效与预后评估,对救治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公开点评。
信息化管理 决策更科学
为了让救助决策的制订和调整更科学,湖南省开发了晚血病人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所有晚血救助病人的个人信息均输入信息系统,省级管理小组和专家可随时查阅相关信息。全省需通过网络直报晚血医疗救助信息。该信息管理系统缩短了上报、审核时间,提高了晚血救助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晚血病人医疗救助动态,及时评价救助质量和效果,为晚血病人救助工作的宏观管理及调控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因数据真实准确,便于统计,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普及救助技术 提高治愈率
近10年来,我省依托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主持和承办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次,省级4次,对全省各定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省级专家下基层现场指导,参与手术、会诊、查房和病人的紧急救治,提高了各定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治愈率。举办全国晚期血吸虫病临床路径方案研讨会,对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草拟的晚期血吸虫病临床路径进行了集中讨论,达成了许多共识;举办全国血吸虫病基础与临床学术研讨会,讨论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助的相关工作。
另外,将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肠透析治疗、腹水浓缩回输术、食管及胃底静脉套扎术等技术制成DVD光碟,下发至各定点医院供学习和观摩。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救助技术与治愈率,规范了救助工作,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预后。为保证临床疗效,2010年,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湘岳医院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及试行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住院费用。
配套政策还需跟进
湖南省晚血救助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全省接受医疗救助的晚血病人的调查表明,在院患者满意度为98.5%,出院患者满意度为95.3%,没有发生一例医疗事故。
但也要看到,晚血病人医疗救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医疗条件有限的边远地区,一些急诊患者难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针对部分特困晚血患者,当前实施的医疗救助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减少患者的自付费用;各定点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设施还有提升空间,让患者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持续跟进。